掣肘于弃光限电变本加厉的追击,大型地面电站逐渐受到投资者的冷落,相反更加贴近用户侧的小型分布式光伏迎来最新时代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包括北京、上海、浙江、广东等在内的9省市累计光伏装机中,分布式光伏均占“大头”,甚至湖南省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的29万千瓦光伏装机全部来自于分布式。
从政策层面出发,也正在推动光伏向“小”时代过渡。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最近特急下发的《关于完善光伏发电规模管理和实施竞争方式配置项目的引导意见》强调,对光伏发电年度建设规模进行分类管理,其中分布式光伏列入不限规模类型,各地区可随时受理项目备案。江西能源局明文指出,从2016年6月1日起,建议各地暂停新增地面光伏备案申请。
光伏新格局下,相比大型地面电站动辄过亿的资金需求,分布式光伏较轻松的现金流给了更多企业享受末端电站红利的机遇,毕竟电站开发是整个光伏产业链中收益最大的”。继组件企业前20名几乎全部涉足下游电站开发,越来越多的上游制造企业延伸业务做“加法”,以支架起家的苏州瑞得恩光能科技有限企业(以下简称瑞得恩)已于2015年底正式进军分布式电站开发。
未来两年内 斥资1亿投分布式光伏
上游制造企业投身下游电站开发,除了追求高收益外,带动消纳自身制造业产能也是主要考量。
目前,德国80%以上属于分布式光伏电站,欧盟国家的光伏电站主流形式也是分布式。而我国分布式光伏开发仍受制于屋顶产权、融资等困局发展缓慢。
但无论在业内专家的争论中还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中,分布式光伏都被赋予了未来主流形式的角色。按照《太阳能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》(征求意见稿),到“十三五”末我国规划的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70GW,而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分布式光伏装机为6.06GW。据此推算,“十三五”期间,分布式光伏年均增速将超过60%。
在澳门新京葡-新葡萄京8455官网智昊看来,虽然分布式与地面电站的容量比仍存不小差距,但两者的起步时间不同,结果也不可同日而语。分布式光伏发电贴近用电负荷,并且符合智能配电、用电的发展方向,未来将成为国内光伏的重要发展方向。